如何看待语文教学中的审美素养和能力
发布时间:2022-03-23 10:00:27 来源:咸阳渭城中学
中华民族有着悠久的传统文化,它是我们民族的凝聚力,是我们独立于世界民族之林的保证。语文教学不应是知识的传授,还应承担传承传统文化的重任,以使年轻一代从民族传统文化中汲取养分,这是新时期语文教学的要求。那么,在语文教学中上如何看待审美素养和能力呢?
一、从传统文化上看审美素养和能力
这里的文化就指的是中华传统文化,习近平总书记曾指出:“中华传统文化积淀着中华民族最深沉的精神追求,包含着中华民族最根本的精神基因,代表着中华民族独特的精神标识,是中华民族生生不息、发展壮大的丰厚滋养。”中华传统文化经过一代又一代人民的锤炼与沉淀,已经融入了中华民族的血脉,成为我们民族特征的一部分,而审美素养和能力就是要剖析中华传统文化的思想精华,构建能够适应学生终身发展,能够培养学生高尚道德情操的素养体系。
二、从核心素养的关键点上看审美素养和能力
从普通高中语文核心素养的内涵上看,核心素养各有侧重点:“语言建构与运用”“思维发展与创造”分别关注国语的工具性和思考性;“审美鉴赏与创造”“文化传承与理解”分别侧重国文的思想性和文化性。但四大内涵作为核心素养的关键点却是:能力和素养。“教育要培养什么样的人?” 就是要培养学生的审美素养和能力,使他们逐步形成良好的个性素养和审美能力,从而促进学生德、智、体、美的和谐发展。
三、从教学目标的变化看审美素养和能力
课堂教学的最初目标是“双基”,双基是“一维”的,强调双基,就是强调基本知识和基本能力;课堂改革之初,提出了“三维目标”,强调一个目标的三个方面,就是“在过程中掌握方法,获取知识,形成能力,培养情感态度价值观”,这是三维的;新时期我们呼吁语文的核心素养,那是因为核心素养最能接近语文教育的本质,它把三维目标中的知识和技能,过程和方法提炼为能力,把情感态度价值观提炼为素养,所以它还原了教育的本质,就是审美素养和能力。
从“一维(双基)”到“三维”,再到“核心素养”,它的进步是不言而喻的。而审美素养和能力较之于三维目标在认识和理论上有哪些突破?
1、审美素养和能力使教学从知识建构延伸到能力素养。
素就是素质,养就是教养。素养就是素质加教养,是天性和习性的结合。素养是人内在的秉性,素养决定人的发展取向。教育的终极任务就是提升人的素养(教育价值所在),而不是知识建构,知识建构只是培养人素养的必备途径,所以审美素养才使我们真正从人的角度来思考教育、定位教育。审美素养和能力使课程标准的形态从教学大纲(双基)、内容标准(三维目标)走向成就标准(能力素养)。
2、审美素养和能力使教学从过程目标走向终极目标。
三维目标是素养和能力形成的要素、路径和过程。审美素养和能力是三维目标的进一步提炼与整合,是通过系统的语文学习之后,获得的“素养”和“能力”,更具有内在性和终极性的意义。爱因斯坦曾说过“教育无非是将一切已学过的东西都遗忘后所剩下来的东西。”遗忘就是所学的具体知识和内容,剩下来的就是能力和素养。人的发展更不限于掌握知识,而教学的根本目的是通过学习知识提升人的审美素养和能力。
作品简介:
李社教,陕西淳化人,咸阳渭城中学教师。陕西省特级教师、优秀教师,陕西省中小学学科带头人,咸阳市有突出贡献专家,咸阳市渭城区十佳教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