渭城中学名师辑录之温晔
发布时间:2021-12-10 17:06:03 来源:
用情怀担当使命,用经验传承未来
所述过往铭刻于心的,是无数感人的故事,之所以不能忘却,因几十年的执著和坚守。一段历史承载的,必然在不断发展中创新,传承该有的经验,在总结中修复和改变。守一颗初心,因不变的坚持和希冀,为教育为这所深爱的学校而殚精竭虑。
毕业于延安大学化学系的温晔老师,拥有理学学士学位,高级教师。多次发表论文,曾在省刊发表论文五篇;多次获得全国奥林匹克化学竞赛“优秀辅导员”荣誉;获得“市级教学能手”、“先进教师”等荣誉称号。
一:在该教书的环境下教书,在该努力的年华不辱使命
1999年因机缘巧合加入四中的大集体。发展中的四中,教学上的需要和人才的新老更替,不断有外县经验丰富的老师被吸引和接纳。四中教学成果上的辉煌和社会上的广泛关注,让自我感觉良好的温老师,也自觉被四中的文化和教学氛围同化,他收获了很多快乐和成熟的感悟。如今在四中从教已有20多年的时间。这些年他见证了四中的高光和低潮,经历了四中的转型和蜕变,人生大半的时间在四中度过,他也积累了很多值得借鉴的教育方法。
谈起从教经验,他满脸都充满了自豪。四中的老师是被社会各界认可和尊敬的,而他们经历和总结的宝贵经验,也在如今的四中传承和创新。四中独有的文化和教育理念,教育内涵和精神品质贯穿始终,让这所学校独有的魅力愈加深厚。温老师身体力行,现身说法,秉承传统的习惯和教育方式,潜移默化地影响着新来的教师,让新教师在发挥自我特色的时候,不忘融合现有的经验或方法,一代又一代四中人传承和续写着教学史册。
温老师说曾经的教务处即便不用考勤等制度来考查老师,老师们也会自觉做好一切。当然,教务处那时很少让教师填各类表格和做非教学任务。在教学环境简陋和设备不完善的情况下,老师们依然自动自发的备课、上课,一心扑在教学上。齐心协力,攻克难关,他们带出很多优秀的学生。老师们无私奉献的精神激励着无数的学子,双方共同努力让很多学生找到了人生坐标。在老师的潜意识里,教师的职责就是教书育人,除了上课和备课,大量的时间和精力都会用在学生身上。他们无时无刻在记挂班里的学生,时刻以学生为主,让学生感动之余,都有了发奋图强的动力。没有人逾越规矩,也没有人专门制定规矩,老师们心照不宣,常态化加倍努力,只一味的付出,让无数的学生心领神会深感被重视的幸福。
二:重温的是情怀,也是宝贵的经验
学校是老师们强有力的后盾,领导们大力支持老师们开展各种教学。温老师说,一个学校承上启下的关键人物是班主任。他们可以为班级或学生的事情召开会议;集合该班的相关代课老师研究下轮的课题或教学任务;如何帮扶助推学困生学习上进步,为了差班的学生提高成绩而共同探讨,责任到人。班主任是学生最信任的老师,他们可以掌控具体辅导的时间,随时为学生服务。哪个老师这个章节讲得好,就被班主任安排给学生们讲课;哪个老师实验课讲得很好,就被安排给学生讲他擅长的领域。总之,实现了教育的公平,让学生们都有机会接触优秀的老师,感受真正的教育。温老师紧跟潮流,不是站在讲台上就是在灯下备课,研究新的课改。所谓的身正为范,就是让学生们主动配合,彼此默契和体谅,包容和理解,是三年的相处共同努力的结果。每年高考的时候,看到学生均能考上理想的大学,老师们欣慰且高兴,尤其在查阅高考成绩的时候,老师们甚至比学生还激动。那些考上二本的继续复读,学生不达目的誓不罢休,老师义不容辞,毫无推卸责任的可能,都想再帮助他们成就美梦。
温老师的教研组组长曾对他提出好多建议,让他先带一个班级,按照自己的思路,结合四中现有的模式融入角色,适应大环境,最后,温老师游刃有余的完成任务,所带的班级慢慢也多了起来。因为条件有限,老旧的教学楼和设备,已经严重制约了学校的发展。很多老师挤在一个办公室,没办法就把家作为重要的工作场地,阅卷、批改作业、备课等等。看似外松内紧的教学环境,让外人无法理解,可学生们却能和老师配合默契,该干什么,如何干,怎么干好,环环相扣,心中有数。师生诚信而富有节奏感的学习状态,充分体现了为梦想而奔跑的真实景象。很多学校曾经质疑每天下午五点多放学,学生不上晚自习好吗?事实是,大家却能在这种“轻松”的环境下,考出理想的成绩。看似放学的背后,是师生秉烛夜读,消化白天功课的最好时机。温老师说,师生第二天会在提问环节,再次巩固所学的旧知识,再去学新的知识。老师们因为条件限制了与学生更多接触的机会,却让他们收获了重温知识的时间。当然,很多时候为了和学生探讨问题,晚上十一点的教室灯还亮着。温老师说他们为了帮助学生,从不计较付出多少,为了学生舍弃了什么。不管是对家庭的亏欠还是亲人的疏忽,得到了很多人的理解。这种发自内心热爱教育,随时随地都可进入角色的转换,互相影响并激励着。温老师常年雷厉风行,恪尽职守,依然痴迷在教学一线。
三:镌刻时光的印记,都是呕心沥血的探索
每到中考完,家长和学生挤满了操场、教学区的场景,因为时代发展的需要,私企学校的崛起,社会的不断转型,政策的改变。人人向往的四中逐渐遭遇了断崖式下滑。领导全力配合班主任及老师奔赴教学;教师们真心实意为学生教知识的热情;学生自主努力的相辅相成,让一切天时地利人和的画面,成为师生们继续赶超的美好愿景。
四中人在适应中不断改变模式,在领导的指挥和全体努力下,依然让国家级竞赛、高分占比和中高考上升占比、生涯规划和心理辅导等有着绝对的优势。生源在改变,老师的初心不变。温老师也在调整状态,不断模仿和学习别人的经验,以适应发展的教学大环境。踏踏实实教书,认认真真育人。他的化学课堂依然充满活力,学生们时常为他精准的讲解和逻辑思维的敏锐所折服。他用无数的白昼积累知识,均毫无保留地交给了学生。或许,所教的对象良莠不齐,可依然不会增减他教会学生的决心。
在温老师的眼中,做人是最起码的守则,他时常告诉学生,考上清华北大很厉害,可真正厉害的是一个人贯穿一生的责任、文化、道德和知识。将来能为社会做出多少贡献,不是一张文凭学历可以佐证的。学生要有良心或创造的能力,先做人再做事。因此,在教书的这33年中,温老师的学生个个都很优秀,在各自的家庭或社会中都有担当和责任,能为社会奉献自己的力量。在师生团聚或联络的时候,他都为教育的成功感到欣慰。温老师很看重年轻教师的态度,他说年轻时人不可能经验独到,总有依靠别人的力量支撑自己稀缺的阅历。温老师用自己独特的教学方法,大爱和积极乐观的心态,在无法改变环境的前提下,改变自我,实现价值最大化,也帮助很多年轻老师进步和成长。
新校区紧锣密鼓地开展教学改革,高考改革,温老师几十年积攒的教案,整理好便是一部极具参考价值的教案大全,他想方设法把这些办法传承下去,帮助更多有需要的人,少走弯路,更好地为学校服务。或许,这便是他守着初心,回归本心的最好诠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