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日期: RSS阅读 网站首页 加入收藏
当前位置:首页 > 教学教研 > 名师风采
名师风采

渭城中学名师辑录之郑小梅

发布时间:2021-05-10 15:10:51 来源:

师恩传承暖人心 课程改革笃定行

专访渭城中学优秀化学教师郑小梅

  一颗金子般赤纯的心,在传承与感恩中延续爱的教育,将信守与执着在持之以恒中无限伸展,得到事业与人心的双重收获。

  2004年大学毕业后便进入渭城中学从事化学教学,现为生化备课组组长。渭城区教育系统“优秀党员”、“师德标兵”、“优秀班主任”、“优秀教师”。是化学教学专家王青岗工作室的核心成员和渭城区名师工作室优秀成员。教学案例《原电池》、教学设计《硫及其化合物》在陕西省2020年“一师一优课”优秀教研成果评选中获“一等奖”;论文《浅析新课程标准背景下化学课堂教学情景的创设》获省级“一等奖”;论文《类比情景 同话知识 提升素养》在中学化学教学参考编辑部举办的“高中化学新课标和新教材学习及教学实践研讨会》上获“二等奖”。参与编写校本教材《初高中化学学习过渡》、《基于化学学科素养的教学设计》等。参与或主持国家级、省市区级课题十余个,在国家、省市期刊发表论文二十余篇,参加新课程及新高考培训会二十多次。聆听、讲评、讲示范及观摩课不计其数,深入研究新高考和化学课程改革。先后奔赴北京、青岛等地学习新版教材的解读和新课改先行者教学模式及经验。

(一)感恩师德 传承师风

  郑老师在高中时受到化学老师陈小海的影响,毅然选择理科并报考化学教育学专业,陈老师对她有意识发掘和肯定,激发了她潜藏的内动力,使她增长了自信,从而有了今日优秀的化学教师郑小梅。郑老师一直力求自己“做一名幸福的老师”!20年前,陈老师在得知她这个化学课代表准备选学文科时,通过一些测试帮她选择了理科,是陈老师的生涯规划,无偿补课最后圆满筑梦。而郑老师不遗余力,全盘复制了陈老师的风格,无条件去帮助学生,激发学生。她依然秉承陈老师的眼中有光,心中有爱,向上而生,向善而行,尽心尽力,竭尽所能的帮助贫困生和学困生,使得陈老师对她的言传身教,亲身示范和鼓励督导都潜移默化地施展在自己学生的身上。

  郑老师刚工作时一个月只有600多块钱的工资,在了解到班上一位学生家里发生变故经济困难时,学生一段时间难以接受便萎靡不振。郑老师省吃俭用每月节省150元帮助该生,她对学生说这不是资助,而是出于一位老师,一位姐姐对他的关爱和期待。经济上的帮助只能解决吃饭问题,他更需要的是自信自强的精神状态。闲暇时他们会一起聊天,聊人生,帮他解决学习上的困难,没过多久,这名学生就从困境中彻底摆脱出来,成绩飕飕地往上提。郑老师的鼓励和关心,使他走出了痛苦的阴霾,不再自卑和阴郁,变得坚强、乐观、自信。后来也如愿考上了他心仪的大学。他现在很有出息,事业上很成功,郑老师从内心为他高兴。

  班上的一名女生,因基础太薄弱而自暴自弃,独来独往不合群,郑老师用了将近三个月的时间,从生活上关心她,与各任课老师聊天交流她的学习情况,帮她制定学习计划和薄弱知识点的清单,从上课回答简单问题,到不断增强她的自信,跟她分享龙应台写给儿子的关于选择的权利,生活的尊严和成就,慢慢的她开始有了微笑,成绩也在逐渐进步。三年后,她也选择了师范专业,说她要像郑老师一样,在教师的岗位上帮助更多的人成才,在关键时刻成就和助推那些落魄的人。上大学前她约郑老师到湖边散步,走着走着,她给了郑老师一个轻轻的拥抱,依偎在老师的耳边说:“梅姐,谢谢您,谢谢您给我温暖的眼神,谢谢您给我的关心和帮助,让我有了自信和自尊,我希望我也能成为一个像您一样的人帮助无数的孩子!”她们相拥而泣,这或许就是做老师最大的幸福吧!将优秀的教风和师德传统保存并发扬传承。一代又一代教师在接力棒中,成为无数学生内心亮起的灯塔,温暖前行的道路。

  如今逢年过节郑老师都能收到学生来自天南地北的问候短信,寒暑假他们也都会来看望郑老师。带过三年的十班学生,还邀约着每年寒暑假大家要一起吃火锅,不管是在火锅店里围坐几桌,还是去郑老师家里围坐一团。大家一起聊当年上学的事儿,他们给郑老师讲上大学的事儿,上研究生的事儿,工作的事儿。和学生们在一起,郑老师时刻都会感觉到成功和幸福。

(二)课改研究深入实践,初战告捷未来可期

  自从加入了全国优秀教师、特级教师王青岗工作室后,王老师谦逊的为人和治学的严谨深深地触动着郑老师,其为学所专,一丝不苟地钻研学术让郑老师燃起了新课程改革教学研究的道路。在了解新课改理念后她惊喜地发现其与自己心中所想有着相同的理念,顿时倍感亲切,内心充满了力量。她便在王老师的鼓励和帮助下,抓住一切机会深入学习,逐渐成为新课程改革教育教研上的中流砥柱。

  《普通高中化学课程标准(2017年版)》出版后,工作室为每位成员购买了新课标课、人教版和鲁教版新教材。大家以饱满的热情投入到“课堂革命”中,申报了省级规划课题《基于学科核心素养的高中化学教学设计》。作为课题组的核心成员,郑小梅老师不仅要完成自己的工作,还主动担任课题组“学科秘书”,收集资料,整理总结。这些琐碎的事情,让她耗费心力,同时也收获喜悦。从他人的工作经验中,她学习了许多书本中没有的东西,所以她撰写的教学设计总是新颖独到。

  王老师教育大家“板凳要坐十年冷,文章不写半句空”,做学问一定要能静下心来,多读书,多反思。在王老师的帮助和影响下,近几年郑老师阅读了大量的书刊,美国的化学教材《科学发现者》,华东师范大学附中的化学教材,新课程的人教版,鲁科版的教材,《普通高中新课程标准解读》《基于学生核心素养的化学学科能力研究》《中国化学史》《追求饱含学科意义的中学化学教学》《做有温度的教师》《基于学生核心素养化学学科能力研究》《走向真实情境的化学教学研究》《让思维改变》等等。

  学习使她对新课程有深刻理解,对扑面而来的“课堂革命”有热烈的期盼。她深刻体会到:教育改革只有进入到课堂的层面,才真正进入到深水区。通过课堂革命,破解传统课堂面临的难题,将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目标融入到课堂教学中。她将理念转化的行动,精心设计课堂活动,让学习活动在学生身上真实发生,她的教学方式和育人方式发生了深刻变化。新变化迎来新气象,受到学生的欢迎,也使教学成绩大幅提升。所带的5.6班为例,刚入学时成绩在全年级排名中游,如今排名全年级前茅。细致的教学改革实践,郑老师的教学研究能力也随之提高。她独立主持完成市区级有关新课程改革的课题。

(三)理解本位,突破应试

  郑老师说,教学绝不只是知识的传递,培养人的整个过程很重要。教育活动要有利于学生终身发展,走向社会所需的基本生存能力,只有通过深度学习,才能发展核心素养。也只有深度学习才能做到理解性学习,摆脱知识本位,才能避免死记硬背及书呆子大量产生。《教育的目的》一书中提出:只有把细枝末节都遗忘了,剩下的东西才叫理解,即能够解决问题才叫理解。因此郑老师在教学中重注设计情境,在情境中让学生发现问题,她不断设计方案,优化方案,学生在情境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对其进行评价,让师生处于互相理解,互相支持下,在探索中进步。她不打题海战术,她的问题少而精,精而专,提高学生整体提高思想的创造性思维和活学活用的实践能力。

  现实的教育把鲜活的学科知识变成了让人死记硬背的事实,只有知识本位与传统的应试教育相配合,让每一位老师和学生热爱学习,学会理解性学习,摆脱知识本位,深度学习保持知识的鲜活感,才有可能突破传统的应试教育带来的突兀和缺憾。在教师的引领下,学生要围绕具有挑战性的内容进行主题学习,全身心积极参与,才能体验成功获得发展。

  郑老师的教育格言:愿做催化剂,甘为人梯;愿做还原剂,无私奉献。相信:宝剑锋从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期待:山花烂漫时,她在丛中笑。她的认真和努力,笃定和执着,让师生看到了一种由内而外散发的精神,有着化学人的聪慧和见解,更有文思泉涌的妙笔生花,有目标有思路有方法,更有亲和力和见解力。这样的老师何尝不能成为领域内的榜样和传奇,发挥效应,带来崭新的局面。祝郑老师和她的学生都能早一点得偿所愿,成为新课程改革的见证者和成就者!

关于我们 /ABOUT US
咸阳渭城中学原名咸阳第四中学,始建于1955年,1987年更名为咸阳渭城中学,是一所省级标准化高中。2014年9月与咸阳八方中学合并,两校区占地面积37亩,建筑面积共计27212平方米。现有教学楼5幢,实验楼2幢,教学设施较完备,有教学班57个,在校学生3203人,教职工279人,专任教师225人,其中研究生学历32人,高级以上职称119人,特级教师6人,正高级职称2人。 建校六十余年来,一代又一代的渭中师生在渭城中学这块充满活力...

常用链接:

微信平台

尚怀奇名校长工作室

Baidu
map